报告题目:铌在全固态电池电解质中的关键角色与多功能改性研究
报告摘要:
铌 (Nb)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、高离子电导率调控潜力及结构相容性,在全固态电池(ASSB)固体电解质材料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。本报告聚焦铌基材料(如Nb2O5掺杂的固态电解质、铌掺杂的锂超离子导体LLZO等)在提升电解质离子电导率、界面稳定性及抑制枝晶生长中的关键作用。通过掺杂改性或复合结构设计(如铌氧化物与硫化物/氧化物电解质的复合),可显著优化锂离子传输通道并降低界面阻抗。此外,铌元素对高压正极材料(如富镍层状氧化物、橄榄石型磷酸盐)的界面兼容性调控也是研究重点,有助于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。报告将结合最新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,探讨铌基电解质材料的优化策略、制备工艺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,为高安全性、长寿命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。
嘉宾简介:
赵国伟,1986年06月生,博士,教授。2021年04月加入黄冈师范学院。湖北省“百人计划”海外高层次人才、浙江省“青年千人”海外高层次人才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黄冈市 “青年拔尖人才”、市级首批产业发展特聘专员。2012−2021年师从于东京工业大学全固态电池超离子导体发明人、固态电池顶级科学家菅野了次(Ryoji Kanno)教授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、博士后、助理教授。曾主持日本松下委托的全固态电池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研发项目,长期参与日本丰田委托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研发项目,并参与多项日本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,其中1项科研专利成果在松下电器获得应用。承担省重点人才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。近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近40余篇,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,1项电解质基础原料合成专利在国内企业转化。联合北京恩力动力、通用汽车(上海)研发中心、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、河北香河昆仑新材料、湖北宏源药业等龙头企业,创新采用无溶剂复分解技术,攻克硫化锂绿色合成难题,开发出低成本(仅为传统30%)、高纯度、易量产的固态电解质新路线,实现公斤级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制备(硫化物成本约20%)。
酒店预定截止日期
2025年10月22日
现场报到时间
2025年10月28下午
网上注册截止日期
2025年10月29日
会议日期
2025年10月29-30日(1.5天)
主办单位:
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
巴西矿冶公司 (CBMM|Niobium)
支持单位:
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
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
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
松山湖材料实验室
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
{{ 'cn' == 'cn' ? item.name : item.name_en }}
{{ 'cn' == 'cn' ? item.desc : item.desc_en }}